(相关资料图)
利息净收入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,息差收窄将显著影响银行的营收及净利润水平,进而引发市场对银行经营状况的担忧,行业估值亦将承压。
近年来,为助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银行持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,资产端收益率下行,而负债端成本存在刚性,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,导致净息差持续收窄,如今各行营收已面临增速放缓的挑战。以六大国有银行为例,2022年,六大行营收规模共计3.69万亿元,同比增长仅0.27%,较2021年8.55%的增速下降了8.28个百分点。今年一季度,来自存量按揭贷款重定价、新发放贷款低价下探的双重冲击以及非息收入高基数的扰动,银行业营收压力不容小觑。
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,截至4月24日收盘,银行板块市净率为0.49倍,低至近10年的1.2%分位。
不过,2023年稳息差既有挑战,也有积极因素,息差新趋势将成为行业估值提升重要催化剂。
今年以来,我国经济恢复向好,一季度经济增长总体较快,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,需求侧回暖节奏将呈抬升态势,新增资产的收益水平将有企稳迹象,对净息差有边际改善作用,确保投向实体的信贷能够持续高景气增长的银行,下一阶段利润表的修复更具确定性。
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(下称“例会”)也传递出一系列新信号。例会指出,“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”,降成本的措辞从“推动降低”转变为“稳中有降”,被业内视为缓解银行息差压力、稳定其经营的必要举措。截至2022年底,银行总体净息差为1.9%。根据今年4月份,利率自律机制发布的《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(2023年修订版)》,监管对银行净息差的考核标准是1.8%,这促使之前存款利率调整不到位的银行调降利率以满足评估要求,增强发展稳健性和可持续性,也意味着后续息差继续压缩的空间非常有限。4月份以来,广东、湖北、陕西、河南等多地中小银行纷纷发布公告,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。
目前,银行也在积极顺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,加快经营理念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,形成新的发展动力,助推净息差企稳回升。负债端方面,各银行坚持以低成本核心存款增长为主,持续加强对高成本存款的量价管控,通过不断优化利率授权推动差异化定价;加强财富管理体系建设,优化AUM结构,增加活期存款占比。资产端方面,各银行持续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,保持信贷规模稳定增长,灵活安排投资类资产投放,并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综合回报。
综合来看,渐趋明朗的经济向上预期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,银行业景气度提升,息差将进入全行业逐步企稳阶段,优质银行价值回归可期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-
证券日报
2023-04-25
息差新趋势催化银行估值重塑_今日播报
-
凤凰网
2023-04-25
全球快讯:郑州东站:多措并举迎五一 全力以赴保通畅
-
新民晚报
2023-04-25
看热讯:24小时连破2起!警方提醒:这个习惯很危险
-
壹壹高考网
2023-04-25
高考记叙文如何写作绝佳范
-
证券之星
2023-04-25
晋西车轴:4月24日融资买入776.4万元,融资融券余额2.24亿元
-
央视新闻
2023-04-25
回暖之旅即将开启!5月前还有两股冷空气-环球热讯
-
哔哩哔哩
2023-04-25
【原耽双男主小说推荐】《勾股定理》by wy紫陌txt 天天热讯
-
证券时报
2023-04-25
社保基金新进70股,持股比例居前的绩优股出炉_全球简讯
-
新京报
2023-04-25
每日视点!社区有何权力让住户清理家中藏书?
-
微信公号“中国地震台网”
2023-04-25
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发生6.9级地震